◼ 人形機器人:行則將至,量產可期。人形機器人是AI技術落地物理世界的出色載體,近兩年通用大模型的發展賦予人形機器人強大的泛化能力,產業進入商業化落地的初J 階段,特斯拉、Open AI、英偉達、三星等科技巨頭紛紛入局搶占行業G地。以特斯拉為例,馬斯克于2021年提出人形機器人概念機Tesla Bot,2022年推出原型機 Optimus,2023年12月推出Optimus-Gen2,相比一代進化顯著,感知、大腦、運控能力明顯提升。伴隨特斯拉Optimus落地,2025年人形機器人將步入量產元年,其應 用場景有望經歷“汽車工廠應用—制造業開始多面滲透鋪開—成熟后走進千家萬戶”三個階段。據我們測算,至2030年人形機器人需求有望達200萬臺,對應市場空 間超5700億元。
◼ 執行系統:靈活關節,絲杠、電機、減速器是關鍵。硬件決定人形機器人的運動靈活程度,特斯拉Optimus關節由40個執行器組成,核心零部件包括絲杠、電機、減速器, 旋轉關節、直線關節、靈巧手合計成本占比超過50%,降本訴求下國內產業鏈更具優勢。1)絲杠:用于直線關節,主要種類包括梯形絲杠和滾柱絲杠,常見的加工工藝包 括車削、銑削、磨削,其中磨床是粗加工和精加工環節的重要設備;目前成本占比23.4%,降本需求為迫切。2)電機:無框力矩電機用于旋轉關節和直線關節,空心杯 電機/無刷有齒槽電機用于靈巧手,電機合計成本占比約8.9%。3)減速器:用于旋轉關節,諧波減速器為當前主流方案,部分精度要求較低的關節也可用行星減速器,目 前成本占比約4.1%。
◼ 感知系統:交互之媒,多傳感器綜合賦能。傳感器是將機器人對內外部環境感知的物理量變換為電量輸出的裝置,可分為內部傳感器和外部傳感器,人形機器人核心的傳感 器包括力矩傳感器、視覺傳感器、觸覺傳感器,目前傳感器成本占比約24.7%。1)力矩傳感器:旋轉關節和直線關節應用扭矩傳感器,手腕、腳腕可使用六維力矩傳感器 增加柔順控制能力。六維力/力矩傳感器成本及制造難度遠G于單維力矩傳感器,早期應用場景以航天L域的空間機械臂為主。2)視覺傳感器:特斯拉Optimus采用純視覺 方案,小米、宇樹等大多使用多傳感器融合方案。3)觸覺傳感器:特斯拉Optimus-Gen2手部搭配觸覺傳感器,是相比上一代大的邊際變化之一,有望引L行業新趨勢。
◼ 控制系統:智能“小腦”,核心算法自研為主。運動控制是指對機械運動部件的位置、速度、方向等進行實時控制,使其按照預期的運動軌跡和規定的運動參數進行運動。 一般控制器需要根據機器人的任務場景與需求具體設計開發,需要滿足低功耗、G算力、G集成度等要求,目前各家人形機器人場景應用多樣,且算力需求存在差異,因此 控制器以自研為主。
資料獲取 | |
服務機器人在展館迎賓講解 |
|
新聞資訊 | |
== 資訊 == | |
» 精密減速器:群雄逐鹿,新的篇章-市場規模 | |
» 機器人旋轉關節核心部件,精密減速器國產替 | |
» 人形機器人本體研究(一):宇樹科技,10 | |
» 2025養老機器人行業政策-《互聯家庭環 | |
» 養老機器人研究,近萬億級機器人市場,生態 | |
» 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它還能有多大-205 | |
» 7個關于人形機器人的關鍵要點:市場,技術 | |
» 2025~2035元趨勢報告(機器人)- | |
» 山東省“人工智能+教育”實施方案2025 | |
» 2025具身機器人行業未來展望報告-當前 | |
» 機器人和嵌入式邊緣AI應用設計的計算平臺 | |
» 人腦與機器人大腦對應關系:大小腦對中央控 | |
» 人形機器人運動控制:制約商業化落地進程的 | |
» 山東省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 | |
» 2025AI賦能教育:高考志愿填報工具使 | |
== 機器人推薦 == | |
![]() 服務機器人(迎賓、講解、導診...) |
|
![]() 智能消毒機器人 |
|
![]() 機器人底盤 |
![]() |